半导体“原产地”认定规则改变的消息一出,芯片产业链午后集体拉升。
数据显示,产业链上游“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含量较高的$半导体设备ETF(SH561980)$开盘后一度涨超5%,并伴随持续放量。截至13:58,ETF盘中成交额突破7700万,成分股中晶科技、金海通、江化微多股强势涨停,华峰测控涨近17%,安集科技涨超8%,天岳先进涨超6%,韦尔股份、海光信息等多股涨逾4%。
今天上午,针对此前中国宣布对美所有产品加征关税的规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明确了对于半导体产品的原产地认定原则为“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这一变动对依赖本土流片环节的芯片设计企业构成重要利好,直接推动了国产替代产业链再度走强。
——除了芯片设计,规则改变还对哪些领域利好较多?
芯片设计今天涨完以后,短期看估值肯定是贵的,如果之前没有提前埋伏,这个位置性价比一般。所以大家可以找一些逻辑类似、涨得不多的板块,比如信创芯片、晶圆厂和上游设备环节。
1.规则实行后,美国本土晶圆厂所生产芯片受影响最大。资料显示,美国本土产能最大晶圆厂主要为TI和Intel,TI主要生产模拟和数字信号处理芯片,intel主要生产X86架构的CPU。以TI为代表的产品产能加税利好国内模拟芯片(国产替代)及非先进制造工艺(可以将产品投向国内生产)。以英特尔为代表的产能加税利好海光的C86的CPU加速向非信创行业的国产渗透。
2.此外,对于本土晶圆厂来说,规则变动在一定程度会推动半导体本地化的趋势加强,因为企业有可能将流片环节转移至中国境内,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本土厂商就有可能获得更多订单。
3.企业逐步将核心制造环节转移至境内后,长期看会推动国产替代加速,尤其在模拟芯片、功率器件等领域,并带动设备与材料本土化需求,像北方“老大哥”的刻蚀机大概率会需求很大。
所以基于以上三个逻辑,北方华创、海光信息、中芯国际等相关厂商后续有希望深度受益,对这个领域研究不是很深的朋友可以直接借道半导体设备ETF(561980)一键布局。
因为这个ETF标的指数聚焦40只半导体设备、材料等上游产业链公司,前十大成份股覆盖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中芯国际、海光信息、韦尔股份、华海清科、拓荆科技等龙头厂商,合计占比约76%,集中度相对较高,能够较为全面地埋伏这个板块的机遇。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关注一下。
作者:三好金融民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