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遇到股票挂单卖不出去时,我盯着交易软件发愣的手都在抖。账户里的数字明明在跳水,可卖单就像被钉死在盘口上,这种无力感相信很多散户都体会过。今天我就把从业十年来总结的"股票卖不出"全攻略掰碎了讲给你听,或许能帮你少走几年弯路。
很多人不知道,股票交易系统就像高速公路收费站,当所有车道都被大货车占满时,你的小轿车根本挤不进去。去年4月28日,A股就有近200只股票出现跌停封单超百万手的情况,相当于每个跌停板前排着几十亿资金的卖单。这时候别说散户,就连机构想跑都得看运气。
最常见的情况是股票处于跌停状态。有次我持有的某只消费股突发利空,连续三天一字跌停。每天集合竞价时,盘口上堆积的卖单都是流通盘的3倍多。更扎心的是,即便你提前挂单,交易所的"价格优先、时间优先"规则也会被巨额挂单淹没。这个时候与其盯着盘面焦虑,不如打开股票软件看看公司的公告动态。
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有些交易软件会在非交易时段关闭委托通道。有次我凌晨三点看到美股暴跌,赶紧挂单想止损,结果发现券商系统正在清算维护,这种制度性限制往往让散户措手不及。现在我都养成习惯,收盘后必定查看持仓股的重大事项公告,用希财舆情宝的24小时监控功能,发现它连半夜发布的公告都能及时推送到手机,确实省心不少。
说到交易规则,很多新手栽在"T+1"制度上还不自知。去年有个读者跟我诉苦,说早盘追高买入某只热门股,下午跳水时发现根本卖不掉。其实A股实行的是当天买入次日才能卖出的机制,这个常识性错误每年都要坑哭上万人。更隐蔽的是,当股票被实施风险警示时,很多券商APP会自动限制交易权限,等你发现时往往已经错过最佳止损时机。
还记得2015年股灾时的盛况吗?千股跌停的壮观场面背后,是无数散户挂在跌停板上的卖单。当时有个数据让我记忆犹新:某只创业板股票连续跌停12天,累计堆积的卖单金额相当于其市值的2.8倍。这种极端行情下,与其盲目挂单,不如提前设置条件单。现在想想,要是当时有舆情监控工具能提前预警公司基本面变化,或许能少踩很多坑。
说到这不得不提,信息差才是散户最大的敌人。有次我重仓的制造业股票突然停牌重组,停牌前明明有利好消息,复牌后却连续跌停。后来用舆情宝复盘才发现,原来停牌前三天机构研报早已调降评级,这些关键信息普通投资者根本接触不到。现在每天花1块钱用它的AI解读功能,相当于雇了个24小时在岗的金融分析师,关键消息还能微信实时提醒,确实省去了不少盯盘时间。
最后给大家支个招:遇到股票卖不出时,先深呼吸冷静下来。第一步查交易时间,第二步看涨跌幅限制,第三步查持仓状态,第四步看公司公告。如果这些都正常,就要警惕是不是遇到流动性危机了。这个时候可以挂"对手方最优价格"委托试试,虽然可能成交价不太理想,但总比困在车里等死强。当然,提前防范才是王道,我现在每天早盘前必看舆情宝推送的机构报告,对持仓股的评级变化、目标价调整都门儿清。
(想实时掌握股票异动内情?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免费领取3天舆情宝体验权限,现在注册还送《散户避坑指南》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