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远记得那个闷热的下午,空调外机嗡嗡作响,我盯着屏幕上一片惨绿的K线图,突然发现自选股里某只股票连续三天放量上涨。当时我并不知道,这就是新一轮牛市的序章。直到后来复盘才惊觉,那些看似普通的异动,早就在诉说着资本市场的暗语。
一、牛市初期总爱戴着熊市面具
很多新手常问我:“老师,怎么判断是不是牛市来了?”其实答案就藏在三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里。首先是估值底,这个时候全市场PE百分位通常低于历史30%,就像去年四季度,上证指数动态市盈率跌到11倍,比2018年大底还低5%。但最有趣的是,这时候散户反而在恐慌抛售,机构却在悄悄扫货——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数据显示,去年四季度机构开户数环比激增47%。
其次是政策底的出现。大家还记得2020年疫情后那波行情吗?当时央行连续降准,财政端推出一万亿特别国债,这些政策礼包往往比市场底早1-2个季度。现在的场景何其相似,光是今年前五个月,就有超过20个行业迎来专项政策支持。
最让我兴奋的是技术面信号。当某天你发现大盘连续三日站稳年线,且成交量较前月均值增长50%以上,这就是主力在敲锣打鼓了。不过要注意,这时候的上涨常常伴随着剧烈震荡,比如上周三指数突然跳水2%,第二天又强势反包,这种反复绞杀正是主力洗盘的经典手法。
二、普通人的黄金操作窗口
在这个阶段,我通常会做两件事:左手捡带血的筹码,右手调仓换血。具体来说,会把仓位分成三份:30%布局超跌的绩优股(记住要选最近三个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长的),40%配置政策受益的行业ETF,剩下30%留着应对突发波动。
调仓技巧有个小秘诀——盯着周线MACD金叉的品种。去年我跟踪的某新能源指数,周线金叉后三个月涨了58%。但千万别贪心,当60分钟KDJ指标触及90以上时,该减仓就得果断,毕竟牛市初期的盈利,本质是赚市场情绪错配的钱。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我的新武器——希财舆情宝的智能预警。上个月某天凌晨,系统突然弹出某光伏企业的海外订单公告,AI分析显示这是重大利好。我赶在集合竞价就挂单,当天直接吃了个涨停板。这种全网舆情监控功能,简直像给普通投资者装了雷达。
三、避开这些致命陷阱
新手最容易犯的错,就是看到阳线就全仓杀入。我有个血泪教训:2021年某次反弹,我把年终奖全部投入,结果遇到二次探底差点爆仓。后来学乖了,每次建仓前都打开希财舆情宝的机构报告,看看主力资金流向再做决定。
另一个误区是盲目追热点。大家发现没有?牛市初期的领涨板块,往往不是最终的主线。就像2019年率先启动的是券商股,但真正贯穿牛市的却是消费和科技。这时候要学会借助工具,比如舆情宝的每日行业热度榜,能清楚看到资金在暗度陈仓。
最近收到很多读者私信:“现在满仓被套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先检查持仓股是否满足三个标准:近半年有机构调研、股东人数持续减少、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如果都不符合,不如趁着反弹调仓到更优质的标的。
站在行情启动的十字路口,我突然想起十年前那个手足无措的自己。要是当时有舆情宝这样的工具,或许能少走很多弯路。现在每天花1块钱,就能获得机构级别的信息处理能力,这种投入在牛市里简直是捡钱神器。看着后台不断跳动的实时舆情,我忽然觉得,这届散户真幸运。
(文末提示:关注【123彩票app稳定版下载 公众号】,回复“牛市攻略”免费领取《机构操盘手册》,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体验智能投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