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辈子帮人算过最多的账,不是股票基金,而是每个月房贷利息能退多少钱。上周老同学聚会,酒过三巡突然掏出手机问我:"你看这个房贷退税通知,说能退好几万,是不是骗子啊?"我瞄了一眼他颤抖的屏幕,好家伙,他去年居然没申报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说实话,这事真不能怪大家迷糊。咱们国家2019年就出台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可直到今年还有人在后台问我:"房贷退税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唠明白,手把手教你怎么把交给国家的个税再"抠"回来。
先说重点:首套住房贷款利息能按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最长240个月。换算成真金白银,假设你月薪2万,每年能省下约2400元个税。我去年帮邻居张哥操作退税,他2019年买的房愣是补退了8000多,这钱够买台新空调外加请全家吃顿海底捞了。
不过啊,这里头有三大坑千万别踩:
1. 必须是首套房贷款,哪怕你现在住的是第二套,只要当时贷款是按首套政策办的就行
2. 夫妻双方只能选一方扣除,建议谁收入高谁来申报
3. 每年12月要在"个人所得税"APP确认扣除信息,错过就得等明年
实操攻略来了!打开个税APP,点击"专项附加扣除填报",选"住房贷款利息",准备好房产证编号和贷款合同。重点来了:首次申报可以往前追溯5年!我表弟2018年买的房,去年才补申报,直接退了5年的个税抵扣,到手小两万。
说到这可能有朋友要问:"我月薪不到5000,是不是白瞎了?"千万别这么想!现在用不上可以留着以后用,根据税务总局数据,全国有超过6000万纳税人正在享受这项政策。
对了,最近有粉丝私信说资金周转困难,问要不要提前还贷。我的建议是:先算清楚退税收益!假设你贷款100万,按LPR4.2%算,每月利息3500元,但实际通过退税能拿回约100元/月。要是手头紧,其实可以考虑正规网贷周转,比如洋钱罐(年化利率7.2%起,最快5分钟到账)或者度小满(最高20万额度,新人首借利率有优惠)。不过切记量力而行,别拆东墙补西墙。
说到网贷,上个月有个案例让我后怕。客户王姐图方便借了不知名平台的贷款,结果陷入砍头息陷阱。大家要认准持牌机构,像360借条(年化利率9%起,23-55周岁可申请)、分期乐(学生禁入,最高5万额度)这些老平台相对靠谱。最近还发现个小众产品"钱小乐",虽然用户不多,但持牌经营且利率透明,应急时可以试试。
最后唠叨句心里话:国家给的好政策就像超市打折券,过期不用真亏了。上周帮退休的李阿姨操作退税,她捧着到账的6500元直抹眼泪,说这是孙子半年的奶粉钱。你看,政策红利就该这样落到老百姓口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