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服务

微信咨询

金融难题随时在线解答

未开通
一对一专业解答

预约咨询

预约顾问,提供专属服务

立即咨询

电话咨询

电话高效沟通,快速解答疑惑

未开通
个人主页 他的笔记他的评论他的文章他的问答他的视频
他的笔记
第二批险资加快入市,A股迎增量资金,关注A500ETF易方达(159361)
截至9:41,中证A500指数跌0.48%,权重股中,宁德时代、兴业银行涨超1%,立讯精密跌超3%,紫金矿业、东方财富、恒瑞医药跌超1%。

A500ETF易方达(159361)跟踪中证A500指数,数据显示,A500ETF易方达(159361)最新规模达143.27亿元,最新份额达153.95亿份。

消息面上,第二批保险资金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正加快落地,同时还有更多险资筹划申请试点。作为险资入市方式的创新探索,今年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的规模已从500亿元增至1620亿元,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也从2家增至8家。

瑞银表示,目前,A股市场处于较低的估值水平,为其提供了抵御下行风险的保护垫。从2025年全年的角度来看,长线资金将在监管部门的引导下,持续稳定流入A股市场。保险公司、公募基金与社保基金在2025年有望分别为中国股票市场带来1万亿元、5900亿元与1200亿元的净流入。

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处于行业前列,产品线齐全;指数投资经验超20年。易方达中证A500指数基金具备跟踪优质指数、费用低、交易优势大、方便场外参与以及投资分散化、跟踪市场表现、透明度高和适合长期定投等特点和优势。欢迎投资者关注A500ETF易方达(159361)。



关联产品:

A500ETF易方达(159361)

易方达中证A500联接A(022459)

易方达中证A500联接C(022460)

易方达中证A500联接Y(022930)
阅读全文
2025-04-15
如何从港股资金流向新趋势中挖掘机会?
海外市场震荡不休,留心的朋友已经发现,备受内外资关注的港股市场,今年以来的资金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区别于往年的变化:

1. 内地资金加速南下

2. 外资持仓调整

——港股科技板块已经成为资金配置的核心方向。

数据显示,场内热门T+0品种$港股科技50ETF(SZ159750)$ 4月9日以来已经成功录得四连涨,区间涨幅超过10%,日均交易额约2.6亿,不断被资金关注。



——港股资金流向新趋势:南向资金主导,科技板块成核心配置

截至4月14日,2025年南下资金净流入港股规模约6000亿港元,远超往年同期。从行业分布看,资讯科技业(1150亿港元)、可选消费(1608亿港元)成为资金主要流向,腾讯、阿里、小米等科技龙头位列南下资金净流入前十大个股。这表明内地投资者正通过港股通渠道加码科技板块,推动其估值修复与增长。



外资持仓分化,科技股仍具长期价值

与此同时,在港股市场持股占比达50%的外资正持续净流出消费、金融等传统板块。相比之下,科技板块因盈利确定性和创新潜力,被部分长期外资机构持有。方正证券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资讯科技业占国际中介持仓的23%,显示外资对科技龙头的结构性偏好。

而港股科技50ETF(159750)成分股均为港股通标的中高流动性科技龙头,天然契合外资配置需求。

资料显示,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成分股涵盖腾讯、美团、小米、中芯国际等50家科技领域领军企业,覆盖互联网、半导体、新能源车等高成长赛道。这些公司不仅是南下资金加仓重点(如腾讯、阿里持仓市值超千亿),也是全球科技产业链的核心参与者,受益于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长期趋势。



当前港股科技指数市盈率(PE)处于历史11%分位,较A股同类科技板块折价显著,叠加港股通资金持续流入,科技板块估值修复空间较大的背景,大家可以逢低分批布局港股科技50ETF(159750)并长期持有,分享港股科技龙头成长红利。

作者:ETF红旗手
阅读全文
2025-04-15
如何从港股资金流向新趋势中挖掘机会?
海外市场震荡不休,留心的朋友已经发现,备受内外资关注的港股市场,今年以来的资金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区别于往年的变化:

1. 内地资金加速南下

2. 外资持仓调整

——港股科技板块已经成为资金配置的核心方向。

数据显示,场内热门T+0品种$港股科技50ETF(SZ159750)$ 4月9日以来已经成功录得四连涨,区间涨幅超过10%,日均交易额约2.6亿,不断被资金关注。



——港股资金流向新趋势:南向资金主导,科技板块成核心配置

截至4月14日,2025年南下资金净流入港股规模约6000亿港元,远超往年同期。从行业分布看,资讯科技业(1150亿港元)、可选消费(1608亿港元)成为资金主要流向,腾讯、阿里、小米等科技龙头位列南下资金净流入前十大个股。这表明内地投资者正通过港股通渠道加码科技板块,推动其估值修复与增长。



外资持仓分化,科技股仍具长期价值

与此同时,在港股市场持股占比达50%的外资正持续净流出消费、金融等传统板块。相比之下,科技板块因盈利确定性和创新潜力,被部分长期外资机构持有。方正证券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资讯科技业占国际中介持仓的23%,显示外资对科技龙头的结构性偏好。

而港股科技50ETF(159750)成分股均为港股通标的中高流动性科技龙头,天然契合外资配置需求。

资料显示,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成分股涵盖腾讯、美团、小米、中芯国际等50家科技领域领军企业,覆盖互联网、半导体、新能源车等高成长赛道。这些公司不仅是南下资金加仓重点(如腾讯、阿里持仓市值超千亿),也是全球科技产业链的核心参与者,受益于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长期趋势。



当前港股科技指数市盈率(PE)处于历史11%分位,较A股同类科技板块折价显著,叠加港股通资金持续流入,科技板块估值修复空间较大的背景,大家可以逢低分批布局港股科技50ETF(159750)并长期持有,分享港股科技龙头成长红利。

作者:ETF红旗手
阅读全文
2025-04-15
海外市场 | 美股小幅回暖,中国资产大涨
当地时间4月14日,美股三大指数延续涨势,道指涨0.78%,标普500涨0.79%,纳指涨0.64%。科技股表现分化,苹果涨2.21%,Meta、亚马逊分别跌2.22%和1.49%。

中概股强势领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飙升3.23%,阿里巴巴、小鹏汽车涨超5%,京东涨逾4%。美联储官员称关税对通胀影响或短暂,降息预期升温。

若政策环境改善,中概股有望维持强势,但需警惕关税反复及美联储利率变动风险。市场预计美联储6月降息概率超60%,经济数据与贸易政策仍是波动主因。



相关ETF:

纳斯达克ETF(513300)

标普ETF(159655)
阅读全文
2025-04-15
关税扰动及红利基本面逻辑共振,红利或成资金重要“避风港”
结合近期市场变化,中信证券最新观点指出,红利或成核心避风港。中信证券称,关税扰动下,风险资产持续大幅下跌,避险资产受到关注,国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逼近1.6%的前低。从配置角度看,股市中具备防御属性的红利资产,或将成为资金抵御"关税"的核心避风港,关税催化与红利基本面逻辑有望共振。

资金层面,市场或正加速红利配置,中证红利ETF(515080)上周累计获7.17亿元净申购买入,该ETF标的指数主要选取两市现金股息率高、分红连续性在三年及以上、同时具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100只股票为成份股,采用股息率加权,反映A股市场高红利股票的整体表现。

从底层看,该机构认为,红利资产能够拥有相对稳定的高股息,核心在于其业务特征所决定的。红利资产的2010-2023年年股息支付率一直高于32%,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波动率方面,红利资产在多数时间内波动率低于大盘,稳定性或更强。2023年以来红利资产的估值虽有所提升,但仍处于相对低位,或具有一定配置潜力。

image
阅读全文
2025-04-15
外部因素或加快信创2.0建设,算力板块短期有望迎修复
国际数据公司(IDC)近日发布2025年V1版IDC《全球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支出指南》。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AI)IT总投资规模为3158亿美元,并有望在2028年增至8159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2.9%。



中国将继续引领亚太地区人工智能市场发展,占亚太地区人工智能总支出超五成,预计到2028年中国人工智能总投资规模将突破1000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35.2%



对于近期持续性的关税扰动,国盛证券认为,对等关税发布后,光模块等光通信企业股价调整较大,市场普遍担忧光模块由于关税大幅增加、中国关税反制等不利因素导致出海困难。该机构认为,目前市场已price各种利空因素,关税落地后相关风险有望释放,光模块、PCB等通信设备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西部证券表示,外部环境将进一步催化信创产业发展。信创产业作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战略基石,通过突破关键领域技术瓶颈、构建自主可控的数字化底座,为高端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了核心支撑。其以国产化基础软硬件、信息安全、工业软件等领域的创新突破,驱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形成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特征的高端生产力体系。外部环境的持续变化,特朗普1.0 时期关税以及对华科技制裁催生了信创1.0 建设;新的对等关税有望进一步强化科技自主可控的必要性,推动信创2.0 建设。



云计算ETF(159890)被动跟踪云计算指数,该指数主要覆盖50只业务涉及提供云计算服务、大数据服务以及上述服务相关硬件设备的上市公司,集合AI产业链算力与应用龙头。



从历史业绩表现来看,云计算ETF(159890)标的指数基日以来收益率达323.61%,区间年化收益12.32%,不仅跑赢了沪深300、中证500等市场宽基指数,同时也跑赢了CS计算机、中证数据等主题指数,高弹性、高波动特征较为突出。

image
阅读全文
2025-04-15
核心影响不变,关注2025年猪价反弹机会
之前发文提到关税变动通过饲料成本抬升和进口限制两大核心路径,有望推动国内猪价进入上行通道,并可能延长本轮猪周期的景气阶段时,有些朋友提出疑问:

说就算美国猪肉进口加征关税,但是其出口量的下降将由西班牙、巴西等国替代,对国内猪价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乍一听确实很有道理,而且还有更多数据可以论证:比如近年来我国猪肉进口规模极小,且呈持续收缩态势。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从美国进口40.8万吨猪肉,虽然占全年进口猪肉量的17.9%,但占我国全年猪肉消费量不足1%。(正信期货统计)

所以就算对美国进口猪肉加征关税,导致进口成本上升,但进口量的减少也不会影响实际消费量,那么国内猪价就不会受影响。

其实这一推断忽略了饲料端对养猪业的重要性,以及2025年猪周期本身进程的影响。



一、饲料成本抬升,加速产能出清

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玉米等饲料原料的关税提升,势必会导致豆粕等饲料价格大幅上涨。而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总成本的60%左右,若豆粕价格上涨200元/吨,养殖成本将增加约0.5元/公斤。这对中小养殖户尤其不利,可能进一步亏损并退出市场,加速行业产能去化。

而且饲料涨价压力下,具备成本控制能力的头部企业(如牧原、温氏)通过技术优化和规模化生产维持利润,行业集中度可能提升,进一步挤压中小养殖户的生存空间,也会加速去化进程。



二、2025年猪周期面临更大的行业资金压力

搜猪网数据显示,从2024年以来,上市猪企营收业绩不断修复,随着生猪价格的上涨和降本增效的成果,部分上市猪企从亏损走向盈利。进入2025年,上市猪企一季度盈利同比扭亏为盈者皆不在少数。

但是尽管如此,行业的负债情况依旧处于冲压状态。截止到2024年三季度,猪企资产负债率仍处历史高位,账面现金未见增长。也就是说,前期疯狂扩张下导致的超级下跌猪周期造成的巨额亏损并未得到实质性解决,猪企只是随着上行周期的到来业绩扭亏为盈,但此前的负债并未得到解决。

所以2025年其实猪企资金压力是更大的,不管是能力还是时机都不适合扩张,反而在关税的双重链路影响只能加速去化,从而利于猪价的上涨。

如果大家想关注2025年猪价反弹机会,可以先通过主题性明显的$畜牧养殖ETF(SH516670)$提前埋伏,该ETF的费率为同类最低一档,持仓成本较低;然后在猪价确定上涨阶段从ETF成分股中优选龙头猪企或饲料白马进行大仓位配置,可能会获得较为完整的猪周期红利哦。

作者:三好金融民工
阅读全文
2025-04-15
股息率3.33%碾压国债!中证A500ETF今日分红登记
最近两周,全球市场在关规的反复跳跃下呈现出“东稳西荡”格局。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核心宽基指数中证A500指数5连涨,5日涨幅5.2%,相比另一只主流宽基沪深300跑出了明显的超额收益。



同样是大宽基,为什么中证A500指数涨幅更好,“反传统”的编制逻辑是关键。

不同于传统市值加权指数,A500通过ESG绩效、行业适配度等多维度筛选,38.2%的新兴产业权重(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等)精准契合国家战略,同时通过“单行业权重不超12%、前三大行业合计不超30%”的均衡配置。



中证A500去年最大回撤15.16%,比中证500低4.74个百分点,波动风险明显降低。截至4月14日,指数13.96倍市盈率处于8.33%的历史分位,较标普500折价超40%。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指数3.33%股息率处于指数发布以来95%左右的高位,且达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近两倍,堪称“低估值+高分红”双优标的。



这也就为A500ETF提供了分红空间。

A500指数ETF(560610)将迎来上市后的第一次分红。

根据上周A500指数ETF(560610)发布的分红公告:每10份基金份额拟分配0.01元,分红比例为0.11%。分红权益登记日为2025年4月15日,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5年4月21日。也就是说,今日(4月15日)收盘前买入就可以参与权益登记,16日享分红、21日现金到账,短期波动中也能锁定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A500指数ETF(560610)是市场上所有A500ETF中少数几只在合同中明确了强制季度评估分红的产品。每季末超额收益超过0.01%的情况下会强制将超额收益分配给持有人,分配比率不低于80%,而且这个分红不以ETF涨跌为基础,只要有超额收益就会实施分红。

考虑到中证A500指数是一只行业&样本双分散的优质指数,A500指数ETF(560610)的分红大概率能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态势。



投资中证A500指数,相当于同时获得“定期分红+行业分散+低费率”三重保障。A500指数ETF(560610)0.15%的管理费低于同类平均,112亿元规模搭配日均3亿元成交额,流动性与跟踪精度兼具,在“筹码底”确认后的布局期,与其在热点轮动中博弈,不如选择这样一只“进可攻科技成长、退可守稳定分红”的工具。

尤其今日是分红权益登记日,收盘前买入即可“蹭”上一季度收益,何不为账户添一份“稳稳的现金流”呢?

作者:ETF红旗手
阅读全文
2025-04-15
关税摩擦倒逼半导体自主可控,国产化率提升或释放本土公司业绩增长动能
4月关税争论仍在继续,且消息以日频速度变动。

上周五,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的消息;

周末美国指引文件显示,美方将豁免智能手机、芯片等电子产品的所谓“对等关税”;

周一美国商务部两份通知中表示,已开始调查“半导体和半导体制造设备”以及“药品和药品成分……

从近期消息变幻速度看,关税反复博弈或为常态,根本上自主可控才是中长期发展抓手。短期看,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影响较为有限。长期来看,关税的影响有可能带来下游需求复苏的推迟、相关订单的取消等情况,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的企业有望受益。

中信建投观点指出,长期来看半导体领域的“去美化”趋势与国产化率提升的方向或将持续。该机构认为,美国半导体企业占据中国市场较大市场份额,但中国直接从美国进口的产品较少,主要源于半导体产业链的全球化分工。若未来仍以成品封装地作为原产地依据,加征关税的实际影响或相对有限。但从长期来看,半导体领域的“去美化”趋势与国产化率提升的方向或将持续。

万联证券表示,关税博弈背景下,国产设备及材料有望加速导入国内半导体供应链,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同时通过精准扶持、引导和激励,有望帮助外销占比高的企业进一步融入国内市场,并通过发展先进技术实现差异化竞争,既增强企业抵御贸易摩擦风险的能力,亦激发了国内市场创新竞争活力。

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跟踪中证半导指数,该指数主要聚焦40只半导体上游产业链公司,包括设备、材料、及设计等环节,前十大成份股覆盖了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中芯国际、海光信息、韦尔股份、华海清科、拓荆科技、南大光电、长川科技、中科飞测等股,合计权重比约76%。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主旋律下,有望成为投资者布局半导体上游产业链的指数化工具。

image
阅读全文
2025-04-15
忽略短期噪音,潜心聚焦“三投”
4月2号以来,相信手中持股的朋友应该都有一种被懂王玩弄的感觉。尤其是消费电子,在昨天全市场普涨的情况下竟然来了个高开低走,科技股细分板块的难以把握程度可见一斑。

那么后面如何才能避免被懂王继续玩弄呢?答案:忽略短期噪音,潜心聚焦“三投”——投前沿、投全面、投早期,特别是中小盘风格和行业覆盖全面,一网打尽各个有可能决定战局胜败的细分行业。

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聚焦“三投”的科创综指年内收益率为4.10%,大幅跑赢科创50(2.56%),充分受益于成分股中小盘股的成长性与高弹性优势。



ETF方面,上周以来,$科创综指ETF招商(SH589770)$已成功录得五连阳,区间成交额达4400万元,即将收复4月7日的“失地”。



资金面上,该ETF已连续4个交易日保持净流入,4月9日以来累计吸金超5500万,资金关注度明显提高。



其标的指数科创综指作为科创板的核心宽基指数,覆盖了科创板97%的总市值,成分股数量达 585只,表征性极强。且涵盖17个申万一级行业,半导体(权重38%)、医药生物、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占主导,同时分散性更好,抗单一行业风险能力更强。

最为重要的是,科创综指市值分布偏向中小盘,更易捕捉处于导入期或成长期的创新企业,如半导体设备、AI算法等细分赛道,可谓是精准聚焦“三投”:投前沿、投全面、投早期。



大家可以通过管理费率低至0.15%的科创综指ETF招商(589770)进行中期定投,更有助于穿越当前全球股市震荡阶段,在相对更“稳”的A股市场把握更高的“确定性”。

作者:三好金融民工
阅读全文
2025-04-15
<
10
11
12
13
14
>
跳至
确定
希财问答 我在微信小程序等你,30秒问理财师
同壁财经在线
微信扫一扫,快速咨询
Baidu
map